黨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黨建工作
社會責任

黨建工作

中國藥文化研究會黨支部“觀紅色基地 學百年黨史”主題黨日活動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上,回首我們在黨的領導下的奮斗歷程,我們感悟到歷史的深刻啟示和精神的厚重底蘊。

在黨指揮槍的紅色血脈中鑄牢軍魂信仰。國無魂不強,軍無魂不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當南昌城頭的槍響劃破了黑夜,紅色基因就注入了人民軍隊的血液中。自三灣改編后“支部建在連上”扎下根,到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紅色的槍桿子不斷凝聚聽黨指揮的軍魂。人民軍隊從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走向西柏坡,始終“聽黨話、跟黨走”,歷經生死萬難卻紅心愈堅、赤膽愈壯,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的百年艱辛歷程中寫下了輝煌篇章。

2月3日至5日,習近平赴貴州考察調研,給各族干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關懷和慰問。 在貴州期間,習近平指出,當年長征時,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為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及國資委黨委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安排,根據《中國藥文化研究會黨支部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為追尋革命先輩光輝足跡,頌揚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會黨支部于4月21-22日組織全體黨員赴貴州省魯班場戰斗遺址陳列館、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園三處紅色教育基地舉辦了“觀紅色基地 學百年黨史”主題黨日活動,對黨史中非常重要的這段歷史進行了深刻的學習。

遵義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及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錯誤統治,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而召開的。毛澤東進入黨和紅軍的核心領導班子,體現了黨心軍心的最大意愿,是最大的民主體現。遵義會議因此成為黨和紅軍生死攸關的重大歷史轉折。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此后,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帶領下,迂回穿梭,四渡赤水河,巧妙跳出了敵人的合圍圈。中國共產黨能夠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一步步地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我會黨支部全體黨員對遵義會議會址進行了參觀,又對遵義會議陳列館中《遵義會議偉大轉折》專題陳列展覽進行了認真的參觀學習。通過集中學習,強化理論武裝,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正當其時。

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在川滇黔邊地區,在烏江與長江之間、東西南北不足200公里的狹小地域內,靈活機動,兩次入川,兩占遵義,大戰婁山關,四渡赤水河,不僅巧妙地跳出了40萬敵軍的包圍圈,而且殲敵1.8萬余人,俘敵3600余人,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頁。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于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指揮下,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在四渡赤水紀念園,我支部全體黨員一起重溫了入黨誓詞,激勵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鏗鏘的誓詞,讓黨員們熱血沸騰,仿佛重回當初加入黨組織的那一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黨性認識。

魯班場位于貴州省仁懷市魯班鎮,是紅軍通往茅臺渡口的要道,茅臺渡口是紅軍長征三渡赤水的必經之地,兩地雖然相距只有20公里,卻三面環山,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為爭取主動進一步調動敵人,毛主席、朱總司令率前敵司令部移至壇廠指揮紅軍主力圍攻魯班場,為紅軍從茅臺渡過赤水河創造有利條件,成為紅軍三渡赤水成功的關鍵。佐證了魯班場戰斗對紅軍長征三渡、四渡赤水的影響和對整個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深遠影響。

我支部全體黨員認真參觀了中央紅軍魯班場戰斗遺址陳列館,在發展壯大的壯闊歷程中汲取強軍智慧。四渡赤水、百團大戰、三大戰役、抗美援朝等,無論作戰對手、作戰方式和作戰環境怎么改變,我軍歷經百戰,所向披靡,成為捍衛人民利益的中流砥柱。我們要在急難險重的鍛鋼爐中淬煉,在實戰化訓練中砥礪,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讓勝利的旗幟在百年的風云激蕩中高高飄揚!

此次“觀紅色基地 學百年黨史”主題黨日活動的圓滿舉辦,在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激勵我會黨員鑒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立足本職工作,強化使命擔當,守正創新傳承中醫藥文化,以弘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亚洲每日在线观看_日本精品久久久久_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在线_野花社区视频日本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