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論壇
- 名家文章
名家文章
牦牛乳功效研究中涉及的藏醫學名詞解釋
一、藏醫藥學的原味、化味;
在藏醫藥典籍中有兩處記載,牦牛乳味甘,化味均甘!毒е楸静荨酚涊d牦牛乳“奶味和化味均甘”;《四部醫典》乳類普遍其味前后甜,膩沉/增體/生澤朗赤巴。
藏醫藥理論認為:食物或藥物,原始性味包括甘、酸、咸、苦、辛、澀六味;在進入人體之后,與胃火相遇,培根和赤巴被隆依次消化(三化)之后;消化后的物質還有性味(化味);化味與原味可以不同、也可以不變;
甘的物質和咸的物質被消化后變成甘味;酸的物質消化后還是酸;苦辛澀味的物質消化后為苦味; 這種轉化不僅在胃里有,在小腸、大腸、甚至機體各器官都有,直至消化了為止;
藥物在人體內發揮效應時,不光原味發生作用,轉化中和轉化后的味道都在發生作用;若原味與化味相同在臨床上效果更佳;
如篳茇味辛,可以治療寒性病,還可升溫;但是化味以后為苦,可以降熱;所以在治療寒性病時不升溫反而降溫;因此對于伴有熱證的寒性疾病多用篳茇調理;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大系-藏醫藥卷》
二、甘味食材的特性
牦牛奶味甘、化味也甘,是甘味藥物的典型代表。
甘味藥物主要含有水土二元素,能滋補水或土的缺乏性疾病,對抗氣或火的增盛性病變(土對氣成敵對關系,水對火成敵對關系);
甘味藥物功效;生補培根,鎮治隆、赤巴;接骨、壯骨、調和氣血、滋補強身、延年益壽、増津、泌乳、益肺愈傷、清熱解毒、助聽明目。
甘味食物能增長元氣和體力,對老人和小孩有補益作用,對治療消瘦、氣管炎、肺病有特效,還能使身體的肌肉豐滿,愈合瘡傷,煥發容顏,使五官靈敏,延年益壽;用于虛勞內傷、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及年邁體弱等病患者;治療中毒癥、隆病、赤巴病都有特效;
甘味食物副作用:甘味食物運用過量時,會誘發培根病、肥胖癥、消化能力下降、遺尿癥、甲狀腺腫大等疾;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大系-藏醫藥卷》
奶類在消化過程中屬甘味,含油脂,它使人活力增加,使面色紅潤,皮膚有光澤,增加粘液,治療膽汁及氣類疾病。
特別是奶牛的奶是一種活力素,它興奮人的腦力,刺激并使奶水增多,可消除疲勞、治療眩暈、中毒、咳嗽、過度口渴、饑餓等!恫蒯t養生方法-服食補養》
中醫學認為牛奶味甘,常飲可補養氣血,對氣血不足導致的虛勞、瘦弱、失眠等有輔助治療作用!恫蒯t養生方法-服食補養》
三、 水性藥物特性
《四部醫典》有關飲料部分的論述:“牛奶、水與酒等類,依次除病過則將致病,乳類普遍其味前后甜,膩沉增體生澤朗赤巴,強筋生津,其性為涼沉”;
中藏醫養生的飲料類食物,主要有奶、水和酒三種。藏醫認為各種奶有助于治“龍"病;各種水有助于治“赤巴"病;各種酒有助于治“培根”病(寒病)。反之,各種奶可引起“培根”病,各種水可引起“龍”病,各種酒 有利于人體健康,治療有關疾病,若過量又會導致各種疾病。(藏醫養生方法-服食補養)
飲料、牛奶、水、酒;都屬于水性物質;都具有水性的重、涼、潤軟柔特性;
牦牛奶為水性藥,藥性為稀、涼、重、柔、潤、軟;對人體有滋潤作用,可以治療隆;
引自《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大系-藏醫藥卷》
四、 牦牛乳“精”
藏醫藥學對藥物、食物的性質和功效進行闡述時,經常用精這個概念,既是對食藥物特性的評價,也概括了其藥性。
1、飲食精微:
藏醫學理論在人體七大物質基礎中,以飲食精微最重要,藏醫飲食精微的內函就是營養,將服食補養的方法也納人藏醫體系,藏醫認為飲食精微是形成其他物質的基礎;血可以滋潤身體,并且維持著生命;肌肉是構成軀體及五臟六腑的重要原料;脂肪能夠儲存能量,使身體油潤,氣色和悅;骨骼是整個軀體的支架;骨髓能夠直接促成精的產生;精是元氣的根源,是人們繁衍后代的保證。
七大物質的轉換時間需要六天;一日生血、二日成肉、三日成脂、四日成骨、五日成骨髓、六日成精;《四部醫典》
2、精華藥材類
藏藥類別中有“精華藥類”大類;如冰片、麝香、牛黃,白檀香,沉香,熊膽。藏藥的這種分類說明藏醫學理論對物質精華概念的認知是系統性的。
中醫藥理論對藥材精華的認知也非常深厚“如人參的天地精華概念”。
3、中藏醫藥對牦牛乳“精”的記載:
1)乳白綿羊牦牛溫且精《四部醫典》;
這里記載的精,是對牦牛乳質地特色的描述。有精練、凝練的概念,說明牦牛乳富含精華物質。
2)奶味和化味均甘,性潤,功效榮色,培元,益精《晶珠本草》;
這里的益精是指牦牛乳具有培元、補益人體精華物質、容色的功能。
3)醍醐:酥之精液也;通潤骨髓,可為摩藥,功優勝于酥;填精補骨髓,益中填骨;久服延年益壽《本草綱目》
(1)這里的精指醍醐是酥之精液?梢钥吹街嗅t本草認為牦牛乳中含有的飲食精華物質從奶到酪、到酥、到醍醐是在逐漸精煉。
(2)最精煉的牦牛醍醐具有“填精補骨髓,益中,久服延年益壽”的功效。
五、藏醫藥中的隆、赤巴、培根(外干)
1、“隆”是推動人體機能的動力,雖然肉眼看不到“隆”的存在,實際為確實存在于人體的一種重要元素,“隆”無形態、無味、無色,但可以通過觸診等方法觸診脈搏得知其實在性,“隆”的原始形態是“五源”中的“氣”,“氣”在“五源"中居于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整個宇宙運行的基礎,例如星體運作的軌跡、速度及相互間的適當距離等都是“氣”在維持。人體身心的各種病癥,大多都與“隆”相關聯,對“隆”的認識不足,就很難診斷和治療各種病癥!奥 \行在人體內所有部位,聚集于腦部心臟、骨骼中而運行于體內的神經、脈絡中,維持肢體活動、呼吸思維、感覺排泄消化食物和血液循環等!奥 笨杉毞譃槌置、上行、遍住、下注、伴火、“五隆",其中,“持命隆”作用于吞咽呼吸等動作和和五官反射,與精神心智有直接關聯:“上行隆“作用于語言和記憶力:“通住隆”運行于全身而作用于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等:“下注隆“運行在肛門、大腸防胱等部位,具有排泄大小便、精液的生產運輸及婦女分娩等功能:“伴火隆“運行于胃肝臟、小腸膀胱等部位,具有消化飲食和運化營養物質等功能!奥 辈∈且蛱幱谡I矸態的“隆”被個體的貪欲和季節、邪魔作祟、飲食、行為方式等盛衰、紊亂而導致,兼具寒熱兩癥的屬性,具體病癥主要在心臟、命脈、大腸等器官組織,表現的癥狀有大部分心臟病癥感覺模糊血壓不穩頭暈、休克、體能耗損年老體衰等,在診治具有以上癥狀的疾病時,首先必須診治“隆”病。
2、“赤巴"具有調節體溫和主持消化的功能,“赤巴”本身具有熱的特性,由“五源”中的“火”所產生,“赤巴”可細分為能消、變色、能作、能視、明色“五赤巴”,其中,“能消赤巴”作用于胃部,具有消化飲食和產生熱能的功能;“變色赤巴”作用于肝臟、血液、糞便和膽囊,膽汁中的色素就是由此產生;“能作赤巴”作用于心臟,直接關聯著情緒的變化;“能視赤巴”作用于眼部,具有視覺功能;“明色赤巴”遍布于人體表皮,作用于皮膚光澤和氣色的變化!俺喟汀辈闊岚Y,是因處于正常生理穩態的“赤巴”被個體的怨恨和季節邪魔作祟、飲食、行為方式等盛衰、紊亂而導致散布熱癥,具體病癥表現在肺臟、肝臟、膽囊等器官組織的熱癥,顯現的癥狀為肺臟熱癥、肝臟熱癥、膽囊熱癥、小腸熱癥、感冒發燒等,在診治具有以上癥狀的疾病時,首先必須診治“赤巴”病。
3、“外干”由元始“五源”中的“水”和“土形成,直接關聯著人體體液分泌,“外干”廣泛包含了津液及其機理!巴飧伞笨杉毞譃槟芤、能化、能味、能足、能合“五外干”,其中,“能依外干”的作用是調節其他四種“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