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蒙藥
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博物館
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博物館,始建于2006年9月。是中共內蒙古醫科大學委員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基礎文獻實踐教學中心,也是蒙醫藥研究院蒙醫藥文獻研究所。2018年5月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科普示范基地。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個建立的蒙醫藥專業性博物館和蒙醫藥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館共有三個展廳,分別是醫史展廳、蒙藥展廳、文獻展廳。展示面積總共1700㎡。館藏有蒙醫療術銅人、教學唐卡、醫療器械等蒙醫藥史文物600多套;蒙成藥和蒙藥材標本3000余種;館藏古籍文獻10000多部。
博物館自建立以來,接待學校和國內外參觀者多人次,贏得了參觀者的好評。近幾年每年平均做兩次校外蒙醫藥文化展覽,在國內外蒙醫藥文化交流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博物館自建立以來,除了完成收藏展示宣傳工作以外,同時還承擔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的實踐教學任務。面向蒙醫藥學院和其他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承擔《蒙醫文獻學》《蒙醫經典著作》 《蒙醫各家學說》《蒙藥學》《藥用民族植物學》《藥用植物學》《蒙醫史》《蒙古民俗與傳統醫學文化》等課程的實踐教學任務,成為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平臺,博物館的蒙醫文獻學教學團隊是學校優秀教學團隊。
近年來,蒙醫藥博物館作為蒙醫藥文獻研究所的重要平臺,在蒙醫藥文獻整理研究上有了長足進展,取得可喜成績。蒙醫藥文獻翻譯、整理等傳統研究方面,博物館科研團隊編寫出版20部著作,1部榮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一等獎、1篇論文榮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二等獎。1部榮獲了首屆中國民族醫藥科學技術著作獎一等獎、2部榮獲了三等獎。3部榮獲第二屆內蒙古出版(圖書)獎;蒙醫藥文獻現代化研究方面,建立了蒙醫藥古文獻數字化加工平臺,建立了《蒙醫藥古文獻全文數據庫》、《蒙藥材查詢系統》、《蒙醫醫案知識庫》、《蒙醫方劑數據庫》、《蒙醫文物數據庫》《蒙醫國醫大師著作數據庫》等數據庫。該研究項目榮獲了2項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專利。另外近幾年完成了國家級、國際、自治區級、校級科研項目多項,正在主持進行的科研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2016年博物館科研團隊被評為“草原英才”工程內蒙古自治區產業創新人才團隊。
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博物館作為收藏展示、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多功能性機構,她既是博大精深的蒙醫藥文化的縮影,也是展示和傳播蒙醫藥科學知識的基地。蓬勃發展的蒙醫藥博物館,在各級領導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熱心支持下,向更高目標正揚帆啟航。相信,在傳承、發揚蒙醫藥文化事業過程當中必將做出更多的貢獻。
醫史展廳
醫史展廳
蒙藥展廳
文獻展廳